山西报国寺官网
当前位置 : 山西报国寺官网 >>修学体系 >>教观总持 >>天台法脉
佛菩萨都在看你
佛菩萨都在看你
您的素质谁说了都不算,一切都在您的行动中!
修行你我他
修行你我他
  修行对于我而言,有两个字“放下”。对于你而言,也只有两个字“不弃”。对于他而言,也只有两个字“负
皈依三宝
皈依三宝
皈依三宝是我们走向解脱的根本,师法友团队是我们建立自性三宝的通途。你没有感念师恩的心,不可能会有福田,你没有恭敬佛法的心
天台法脉
qi-guan-yan
天台宗法脉传承
作者:admin   添加时间:2017-02-10 16:13:41   浏览:

  天台宗得名是因为由隋朝天台山(今浙江天台县境内)四祖智顗开创的。智顗完成所著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摩诃止观》、《法华文句》被奉为“天台三大部”,使本宗思想完备。教义又以《法华经》为主要依据,又称法华宗。该宗讲经论法,以反省观心为主,故又称性宗。大师的思想承袭于南岳慧思,慧思又承袭于北齐慧文,这是中土的渊源。又因慧文思想系统来自于龙树所撰《大智度论》、《中论》,因而远溯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,四祖为智顗,他确立注重禅法一定(止)、注重佛教义理一慧(观)双修原则,主张一切事相都是法性真如的表现,提倡一心三观的禅观修习。

《摩诃止观》卷一载:“台衡慧文,宗于龙树。”所谓“台”,即天台智顗。“衡”,即南岳(衡山)慧思。


07.jpg


   初祖印度龙树菩萨:龙树菩萨,约生于西元一五○至二五○年间,南印度维达婆(Vidarbha现代比尔哈地区)人,属于“南俱尸罗国”的婆罗门族。聪明才智,遍学世间学,与至友三人均是“外道”,而且耽迷欲乐,不务正业。后因契友三人均死于乱刀之下,始悟“欲为苦本,众祸之根,败德危身”,当下立誓:“若得脱身,当诣沙门,受出家法。”由此至一佛寺,随上座比丘出家受戒。龙树于九十日内遍学三藏典籍,犹未适意,更至喜马拉雅雪山处,随一长老僧学习大乘典籍。一生大部份时间停留于南印度的室利巴尔伐陀(SriParvata),这也是他弘扬大乘空观的重要地区。龙树为了弘扬正法,曾经几次与外道斗法,终于引度外道入佛。又为度化引正王,曾经应征从军作战,前后七年间,“不食廪,不取钱”(从军作义工),而又勇猛多谋。国王终于召见龙树,展开热烈辩论,至终,“王乃稽首,伏其法化”,成为佛教的护法仁王。在同一时间,“殿上有万婆罗门,皆弃束发,受成就戒”。龙树经七年努力,终于在一日之间度化了国王及贵族上万人。根据《大唐西域记》载,中印度憍萨罗国的引正王,为了护持龙树弘扬的大乘佛教,在该国西南三百里的黑蜂山,建大伽蓝,亭台楼阁,巍峨庄严,铸有多尊等身高的金佛。又有千余僧众,净人数百,居住其中。还设有“藏经楼”。龙树曾撰《密友书》,寄与娑多婆汉那王(引正王),在我国有三种译本,其中以义净所译《龙树菩萨劝诫王颂》较为完善。据闻义净游印度时,曾见儿童背诵这部作品,成人亦作为终身学习要典。连邻国的佛教徒也远来参学,提婆菩萨即是其中杰出者。其度化之广之深,可见一斑。玄奘大师所说“照耀世界的四个太阳”,其中之一就是龙树菩萨(其他三者为马鸣、鸠摩罗多、圣天)。龙树菩萨,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,有第二佛陀之称。因他撰写许多论书,又有“千部论主”美誉。所着论典被中国大乘八大宗派所根据,其中《大智度论》、《中论》等论典,即是天台宗所根据的论书。

  二祖北齐慧文禅师:慧文禅师,世称“北齐尊者”,约生于五、六世纪间。渤海(山东)人,俗姓高,年寿不详。在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(西元五三五年),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(西元五五七年),二十二年间十分活跃。根据《佛祖统记》卷六载:“师在齐高之世,聚徒千百,专业大乘,独步河淮,时无竞化。所入法门,非世可知,学者仰之,以为履地戴天,莫知高厚。”从可查资料综合而知:慧文禅师,幼年出家,天资独悟。一日,阅读《大智度论》至卷二十七所引“道种智、一切智、一切种智”,恍然大悟,证得“一心三智”的妙旨。又读《中论》,至卷四《观四谛品》偈: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名中道义。”顿悟空有不二的中道义,因而成立了空、假、中三谛一心,也就是“一心三观”的观法。二祖慧文传法给三祖慧思之后,慧思在“一心三观”的基础上,以“十如是”为“诸法实相”。四祖智者大师据此,发展为“一念三千”与“三谛圆融”。

  三祖南狱慧思禅师:慧思禅师(西元五一五至五七七年),南北朝时代的高僧,武津(今河南上蔡)人,俗姓李。少年即归崇佛法,尤其喜欢《法华经》,曾持经到冢间读诵,深受佛陀讲说此经,方便度化众生的慈悲感动,而涕泣不已,当天晚上即梦见普贤菩萨为其摩顶而去。自此智慧大开,不认识的字句经文都能懂得。十五岁出家,二十岁受具足戒,跟随慧文禅师学习禅法。他白天为众讲说、统理僧事,夜间则坐禅修定。持续十年的时间,每日诵持《法华经》,七年修持“方等忏法”及“常行三昧”,因此奠定深厚的禅定功夫。有一年,坐夏经三七日,获宿智通,倍加勇猛,遂动八触,发根本初禅。就在这紧要关头,忽然四肢软弱,不能行步,乃自念作观:“病从业生,业由心起,本无外境,反见心源,业非可得,身如云影,相有体空。”如是观已,颠倒想灭,心生清净,所苦消除,夏安居圆满,慨叹尚无所证,自伤昏沉,空过此生,深怀惭愧,就在放身倚向墙壁的一刹那间,竟豁然开悟,“法华三昧”大乘法门,在这一念顷,明达融通。慧思禅师有感于学道要解行并重,但是当时的佛教界,北方僧众重视坐禅,不重义理;南方僧众则重义理,而不喜坐禅。因此,努力提倡“定慧双修,禅教一致”。在《天台九祖传》里记载,慧思禅师一生灵异感应的事迹很多,例如:他在光州大苏山的十四年当中,为大众讲经说法,声名远播,不分远近,前来归仰的学徒日益增多,因而遭到恶人的妒忌诽谤,并且多次于食物中下毒加害,但是由于禅师的禅定功夫深厚,均能化险为夷,转危为安。陈代光大二年(西元五六八年)入南岳衡山,悟三生行道之迹,能知宿命及一生善恶业相,曾在树林中掘出过去三世出家为僧时,所居住过的堂宇层壁地基和瓦钵器皿。被道士谋害,对薄朝堂,道士受制,得宣帝礼遇。他预知智者大师与陈国有缘,特别嘱咐智者大师到陈国弘法,广为传灯化物。从上述种种行谊事迹观知,慧思禅师确是一位证道的高僧。他受到当朝宣帝的礼遇推崇,尊称为思大禅师、南狱尊者。著作有:《法华经安乐行义》一卷、《诸法无诤三昧法门》二卷、《随自意三昧》一卷、《受菩萨戒仪》一卷、《大乘止观法门》四卷及《四十二字门》二卷。

  四祖天台智者大师:智者大师(西元五三八至五九七年),陈隋时代的高僧。俗姓陈,字德安。祖籍颖川(今河南许昌),生于荆州华容(今湖南潜江西南)。宿具善根,卧便合掌,坐必面西,见像便礼,逢僧必敬。双眼重瞳,颇有古帝王之相。年幼时,好往伽蓝亲近三宝,且能背诵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。十八岁投相州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不久,跟随慧旷律师学习律藏,兼通大乘方等经典。后入太贤山,诵《法华》、《无量义》、《观普贤菩萨行法》等诸经,历二旬,即能通晓其义。陈天嘉元年(西元五六○年),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禅师,慧思禅师为其示现普贤道场,讲说“四安乐行”,智顗乃于此山修行“法华三昧”。一日,持诵《法华经》至《药王品》“是真精进,是名真法供养”,豁然大悟,心境明朗。慧思禅师赞叹说:“这种境界,非你莫证,非我莫识。”自此以后,常令代讲解佛法妙义。光大元年(西元五六七年),三十岁的智者大师受慧思禅师咐嘱,辞别大众,到南朝陈都金陵弘法,居瓦官寺宣讲《法华》,标立宗义,判释经教,演绎禅法,讲说修禅次第法门,为天台宗奠定教观的基础。八年契理契机的弘法活动,度人无数,上至皇亲国戚、达官显贵,下至一般黎民百姓等,无不欣重顶戴。智者大师与瓦官寺的声名因此大盛,前来归仰的学者徒众也日益增多。其后,智者大师感慨闻法的人虽然很多,但真正悟道的人却很少。为了免于名闻利养的束缚,与求更上一层的证悟,乃决定隐居天台山继续用功。太建七年(西元五七五年),智者大师隐居天台山,十年的头陀苦行,降魔修道,思想大为转进。天台西南的华顶峰,就是他悟道的地方。因陈后主多次的恳请,智者大师于至德三年(西元五八五年)再入金陵,于太极殿讲《大智度论》及《仁王般若经》,又于光宅寺讲《法华经》等。智者大师一生,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庐山,致力于着书立说,勤于修持禅定。也曾多次进入皇宫大殿,为陈后主说法,为隋炀帝传授菩萨戒,又至金陵弘法度众。陈宣帝尊他为国师,隋炀帝尊称他“智者大师”。其一生建造寺院三十六所,度僧一万四千人,传法弟子三十二人,着书一百四十余卷,大部份由其弟子灌顶记录整理而成。最重要的有“天台三大部”,即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法华文句》、《摩诃止观》。智者大师将法华思想与龙树菩萨的教学,以中国独特的形式加以体系化,并将佛教经典分为五种,将佛陀教化的方法与思想内容分为四种。此综合性佛教体系的组织,被视为具有代表性的“判教”。此外,依禅观而修持止观,也是智者大师独创的法门。智者大师禅教一致,行解并重,悲智双运,福慧双修,是大乘的菩萨行者,被尊为“智者”,当之无愧。同时他也是将佛学中国化的第一人,最具中国佛教思想特色的天台宗,就是由智者大师完成思想体系的。


上一篇
下一篇

评论

Comment

用户名 Name
评论 Comment
Powered by CmsEasy
客堂电话 : 0353-6693456 网站首页 法音 最新法讯 水神山 修学体系 文化交流 禅修 环境保护
来访地址
山西盂县水神山(离高铁阳泉北站约1000m)
网上预约
咨询QQ : 657966838
山西报国寺官网 Copyright © 晋ICP备17001298号